「可是如果你消失了,就無法感到難過了,因為消失的人不會感到傷心。他們只能被記住,或是被遺忘。」
「『我也要去!』麥克斯大叫:『我要去看葛思克老師,還有媽咪和爹地!我要去看媽咪和爹地!』麥克斯從來沒有喊過他的爸媽媽咪和爹地。」
「『布多,快跑!』他大喊。
從他嘴裡發出的聲音聽起來不再像是聲音了,更像是一段遙遠的記憶,一段幾乎要被遺忘的記憶,只是現在我知道奧斯華之前說得沒錯:他永遠都不會被遺忘。」
「『布多,你是很好的朋友。』麥克斯說。
麥克斯以前從沒對我這麼說過。我想永遠存在,但如果我在這一刻消失了,我至少會很快樂-我從沒這麼快樂過。」
「我不需要再為我自己存在了。我只想要為了麥克斯而存在,我想要知道麥克斯接下來的故事。」
書名:我的幻想朋友 (Memoirs of an Imaginary Friend)
作者: Matthew Dicks
譯者:薛慧儀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出版日:2016/10/04
主要大綱是由一個虛構幻想人物的角度來敘述,描述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小男孩,因為長期無法融入人群,幻想朋友因此出現,就Matthew Dicks的描述,幻想朋友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也可以自由移動,至於身形和移動方式則是靠著人類朋友幻想的方式,但支持幻想朋友存在的前提是,小男孩必須相信它的存在,衝突點在於幻想朋友的存在就代表著,小男孩一直是活在自己的小圈圈中,並且沒辦法跟真實的人相處,那麼這所謂「朋友」在他的成長生活中,到底是阻礙還是裨益?
是一個蠻有趣的主題,畢竟我們如果不是身為其中之一,很難去了解那些無法融入人群的人心裡在想甚麼,我們不能確定是否真有「幻想朋友」的存在,但我覺得這並非故事的主軸,我覺得不必去爭論幻想朋友是否存在,因為感動的地方在於他們「愛」他們人類朋友的方式,其實我個人會覺得,布多愛麥克斯的方式,很像他的父母,曾經聽過一句話:「這世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遇,只有爸媽對我們的愛是為了分離。」,最終布多終於了解到那些要消失的幻想朋友在他們消失前所講的話:他們從不對消失感到害怕,他們只是難過沒辦法看著自己的人類朋友長大。他了解到了,他愛麥克斯:「我不需要再為我自己存在了。我只想要為了麥克斯而存在,我想要知道麥克斯接下來的故事。」,而對麥克斯最好的是,他放手讓麥克斯離開那個「只有」他的生活,而默默的從自己消失的身體中看著自己深愛的小男孩慢慢成長,這是整本書中我覺得感人的部分之一,布多心情的轉折和領悟。
還有一個值得提的部分是一個很特別的幻想朋友-奧斯華,唯一一個能觸碰到人類世界物品的幻想朋友,理由也蠻合理的,因為奧斯華的人類朋友是一個植物人-約翰,而可能約翰會開始有幻想朋友的陪伴是因為,他的靈魂一直被囚禁在身體這個軀殼裡,而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想要觸碰到那些實體的物品,因此,有了這個幻想朋友的出現,幫他實現這個願望,雖然,奧斯華最後消失了,但他的存在會永遠被記住,因為他情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來解救一個完全陌生的人類朋友,一個他口中-勇敢的小男孩,我曾經在書中看過類似的句子:「我逾越一切去愛,只為了證明:是的,有那麼短暫的剎那,我真正地活著......」(愛上萊特Loving Frank)「他會留下疤痕沒錯,但只要那可以證明他曾是世界的一份子就好。」(門廊上的嬰兒鞋Second Glance),分別是在敘述一個外遇的女人,和一位有患有皮膚病的小男孩如何渴望站在太陽下,兩種狀況都顯示同一件事,甚麼能賭上死亡-當那讓你感受到真正活著的時候。我想奧斯華的消失也讓他自己為自己而驕傲,因為至少這讓他感受到他真正活著,若他沒有消失,他也只是每天在約翰旁邊念報紙給他聽,他無法展現他的勇敢、他的犧牲,他活著的精彩,那些足以讓他被記得的東西。
最後我覺得最重要的部分是麥克斯的轉變和成長,有一段是我覺得特別感人的部分,那就是麥克斯爸媽雖然非常愛麥克斯,但他們也難過從來都沒機會體會到麥克斯對他們的愛,畢竟麥克斯本來就不擅於表達自己的情感,甚至不太喜歡與人相處,像是他很少與別人聊天,包括和他自己的父母,他也要求自己的媽媽在親他時不能親太多次也不能停留太久,有一段是麥克斯的爸爸曾因為跟麥克斯在餐桌上不知道聊甚麼而露出憂慮和失望的表情,也有一段是麥克斯的媽媽為麥克斯擔心時,麥克斯卻表現得毫不在乎,因此連布多也看不出麥克斯對父母的愛,他甚至提到,當麥克斯被綁架的時候,他不確定麥克斯會選擇自己的父母還是手上的玩具火車。但後來經過麥克斯大喊的那句:『我要去看葛思克老師,還有媽咪和爹地!我要去看媽咪和爹地!』還有千辛萬苦地逃亡,只為了見自己的父母,我們才終於真切的感受到麥克斯對父母的愛,平凡卻也感人。而這也代表了,有些情感其實是存在但卻很難被察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