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_d09e4d3.jpg

 

  在大學修的一堂通識課,關於旅行,期中作業是一個人旅行,期末作業我則是記錄全家一起到美國旅行。通常人不會有在旅行過後能夠重新整理自己的心情的機會,在旅行過後再次找到旅行的意義。藉著這次的作業我必須在一次回顧之前去美國的經驗和試著找回當初最初的感受。我認為跟家人一起出遊有的或許是親子和手足間更親密的交流,但我覺得也少了一點自己與自己的相處。

 

  我認為我個人經過這學期的課和上次一個人旅行的經驗,收穫整體是不足的,感覺至少該去一次很遠的、離家的、數天的旅行,來更認識自己,能在旅行中與最真實的自己相遇,當旅行沒有了陪伴的人,我認為人會比較專注於自己當下的感覺和體會當下的情境; 當跟別人一起旅行時,總覺得失去了旅行更認識自己的機會,當然也包括所謂跟團,多了太多喧嘩,而這並非指外界的喧嘩,而是指內心的喧嘩。當自己一個人旅行時,你可能會聽到旅程中來自外界的喧鬧,或許鳥叫、或許觀光客的嬉鬧,但那會成為旅程中的風景,一種體會,但當你成了它們其中的一部分時,那便成為了內心的喧嘩。

 

  跟親朋好友一起旅行時的目的無非在於交談的輕鬆和愉快,因此人在這時很有可能會忽略自己內心的感覺,反而開始更重視起別人的心情,阻擋自己的心往更深的地方探索。旅途中可能有很多交談,忙著了解別人,例如:「你看,你覺得那個怎麼樣?」「真假!為什麼你會有這種感覺?」「但你不覺得嗎?為什麼?」,很有可能這時看到的都只是表面的風景,像是看到了建築的裝潢,卻忘了吸收它雄偉的氣息、欣賞著堆疊塵蟎的藝術品,忘了感受古物周圍的空氣。三毛曾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套用在旅行,若無法融入當地的氛圍,細聽當地的口音,又怎能算真正棲息? 或許很多時候我們的旅行其實是在流浪,只是因為習慣,太視為理所當然,而渾然不知。

 

  關於跟團旅行,旅人的眼睛一書中曾提到,「為何人總是要一窩蜂,看了別人想看的東西,結果自己反而甚麼也沒看到。」常常跟團最多的景象看到的都是,大家拿起相機在著名的觀光景點拍照和一窩蜂地排隊等著欣賞某個藝術品。我覺得旅行中最值得留下的並非照片,因為照片在網絡上,又或是從別人的相機,都可以找到,我覺得內心的收穫重要於那些需要排隊欣賞,且「大家都想看」的景物,有時走到巷弄,行人的步調和當地的傳統文化其實都是值得收藏的,而關於收藏,我覺得不妨問問自己,在這趟旅程中,有沒有用「心」去旅行,用「心」去記錄看到的一切,當然我不反對全家一起出遊,並用相機拍下那些美好的回憶,但我不會說那是一段關於心的「旅行」,關於旅行這個符號,我會賦予它更深的意義,關於「旅」,從「心」,關於「行」,非指腳步的行,有旅人曾提到,如果心境有轉,即使坐在自家庭院也將可以是一種旅行。而如果是跟家人和朋友一起去旅行,我會賦予的意義是聯絡感情,到一個不同於原本環境的地方,看看這個世界,當然這將會是完全不同的方向,都是「旅行」,意義卻不同。而很明顯的,我這篇作業所選得旅程更多是屬於第二種,因此我覺得內心的收穫是少的,但就視覺的享受來說,經驗是豐富的。

 

  這門課,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旅行,是為了看見」,或許是看見風景的壯麗,或許是看見人們情感的昇華,亦或是看見那最真實的自己,但那些看見,都只是旅人的眼睛,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顯而見之,所有的看見,都必須從旅行開始,「旅行」是人走出原本生活的一種方式,先不論收穫,我們的時間都值得在此駐足。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生活 旅行
    全站熱搜

    微微一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